您的当前位置:首页 > 社会 > 正文

速递!人艺院庆,冯远征邀于震和观众说说心里话

  • 2023-06-14 09:56:30 来源:北京日报

北京日报记者 高倩

今年6月12日,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迎来建院71周年。当天下午,北京人艺院长冯远征邀请好友于震,就传承到未来的话题,和观众朋友聊起了心里话。

谈传承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直接讲真话是人艺的传统

话题从2023年开年大戏《正红旗下》说起。“71周年是新开局,到底选哪部戏作为今年的开年大戏?”冯远征说。敲定《正红旗下》,有着回顾来路的意味:71年前,北京人艺的开院大戏是老舍先生的《龙须沟》;71年后,带有老舍先生自传性质的《正红旗下》是一个沉甸甸的跨越时空的对答。

不久前,《正红旗下》刚刚结束了又一轮演出,部分场次中,老舍先生一角由于震饰演。于震不断研究老舍生平,还从网上找到了一段当年的采访录音,翻来覆去地听,模仿老舍说话的语气,排练到自己已经有点“魔怔”的程度。

于震第一次登台那晚,冯远征在侧幕条观看。全剧尾声片段,老舍笔下的人物陆续与他告别,“我突然看见,于震泪流满面。他背对着舞台,观众们看不到他的脸。”那个瞬间,冯远征非常感动,“于震是个人特点非常鲜明的演员,和饰演的人物是有距离的,但他能去一点点地改变、一点点地贴近,这是很难得的。”

敢于直接地讲真话,也是人艺的一项传统。“我年轻的时候演戏,如果有台词说得不好,下场以后到了化装间,会发现好几个老演员等在那儿,告诉你,刚才说得不对。”冯远征说,“在这里,大家从来不会客气或是绕圈子,我相信这对年轻人的成长是更有益的。”对艺术的执着追求,归根结底,源于对观众的尊重。

谈未来

进入又一个青春期的北京人艺

在一些人印象中,北京人艺当然是戏剧艺术的殿堂,但也是传统的,在飞速发展的时代浪潮里似乎有些“固执”地坚守着什么。“人艺其实是最有开拓精神的剧院。”冯远征说。曾经,北京人艺形成了自己独有的表演学派,中国第一部小剧场话剧亦在这里诞生,未来,作为院长的冯远征想让观众看到与时俱进、进入又一个青春期的北京人艺。这次院庆的“人艺之友日”主题活动已经能透露出一些端倪:北京国际戏剧中心前广场上,文创市集、戏剧快闪、集章打卡等内容都备受当下年轻人的喜爱,人气颇高。从点点滴滴的布置中,北京人艺想要向观众传达与时俱进的姿态和精神。

每当谈及未来,年轻人是无法避开的关键词。仅在今年,青年演员已经在人艺多部作品中挑起大梁。明年,人艺将有20多人退休,剧院到了新老交替的时候。“有一段时间,我看不上年轻人,但到2013年,我开始真正教学,接触到90后时,我发现他们真的非常聪明。不要用老眼光看待年轻人,也不要拿阅历等优势去和年轻人的不足相比,我们还是应该宽容一点。”

“人艺给了我们一个真正的家。”于震说。演员是一条漫长的、需要终生攀登的路,“人艺让我们知道,演员的意义是要在舞台上塑造活生生的人。”在71周年这个承前启后的节点,冯远征再次回望,看到了当年蹦蹦跳跳、欢呼雀跃着来到剧院的自己,年轻的他抱定了此生唯一的愿望:“做一个演员,做一个好演员,做一个像于是之先生一样的好演员。”

标签:

推荐阅读

速递!人艺院庆,冯远征邀于震和观众说说心里话

北京日报记者高倩今年6月12日,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迎来建院71周年。当天

教玩具“玩”出大市场 全球每3件教玩具就有1件产自“桥下”

第二届中国教玩具之都国际博览会现场。桥下镇供图卡通墙绘,随处可见的

全球微速讯:财政部今天将在香港发行120亿元人民币国债

新湖南,主流新媒体,移动新门户。-分享自@新湖南

城发环境(000885.SZ)拟发行不超25亿元短期公司债券

智通财经讯,城发环境(000885 SZ)披露发行公司债券预案,公司拟发行短

关于笑的成语大全(关于笑的成语)-当前资讯

导读1、笑口常开笑傲风月笑比河清笑不可仰笑而不答喜笑颜开语笑喧哗语

猜您喜欢

【版权及免责声明】凡注明"转载来源"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亚洲周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,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、版权或其它问题,烦请联系。 联系方式:8 86 239 5@qq.com,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。

动态